近日,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石峁遺址考古發(fā)掘取得重要進展,聯合考古隊在對遺址核心區(qū)域——皇城臺臺頂一處“大臺基”的南護墻進行完整揭露時,發(fā)掘出70余件精美石雕。這些石雕的發(fā)現,讓中國的石雕藝術從商代一直遠推到了夏朝,這些石雕皆為夏朝早期石雕作品,其中包括了石柱,石器,石臺等多方面的雕刻品,可以說對中國石雕藝術歷史的研究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皇城臺是目前東亞地區(qū)保存最好、規(guī)模最大的早期宮城建筑?!标兾魇】脊叛芯吭涸洪L孫周勇研究員介紹,石峁遺址的發(fā)現不斷刷新學界關于中國早期文明認識的高度,大臺基南護墻出土的這批石雕,遠超出以往學界對4000年前中國早期文明高度的判斷,這些石雕從形態(tài)和雕刻方面都具備了極高的文明程度,從歷史方面來說,這些作品的發(fā)現讓中國的古石雕文化更加的豐富,文化的斷層得以彌補。
陜西發(fā)現的石峁遺址是中國北方地區(qū)龍山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的超大型中心聚落,遺址由皇城臺、內城和外城三部分構成。2018年,在皇城臺臺頂東部,考古隊發(fā)現并確認了“大臺基”。2018年至2019年,考古隊廓清了大臺基的“四至”范圍,并對其南護墻進行完整揭露?;食桥_大臺基平面大致呈圓角方形,邊長約130米,四周以石墻包砌。南護墻用砂巖石塊錯縫砌筑,墻體上發(fā)現有多個纴木洞,最高處殘高約4.5米?,F在已經確認,這些護墻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城墻,也是中國建筑開始走向城鎮(zhèn)化標志的最古老的遺址。
孫周勇院長介紹說:“70多件精美石雕是大臺基南護墻處最為重要的發(fā)現,多數出土于墻體的倒塌石塊內,部分鑲嵌在墻面?!笔竦牡窨虄热荽笾驴煞譃樯衩妗⑷嗣?、神獸、動物和符號五類,其中神面石雕體量最大。少量立柱型石雕,為兩面對稱的神人形象,其中一件橢圓形柱體立于夾道正中的地面之上,高度近1米。立柱型石雕或已具備圖騰柱性質。目前確定這些應該為夏朝時期中國的圖騰,歷史要早于中國的龍文化,初步猜測為先民時期構想中的神人,石雕神人上,額頭,鼻子,眼睛,嘴巴,下方的胡須皆為抽閑人物形態(tài)。
測年數據顯示,這批石雕的年代應不晚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專家認為,這些石雕為皇城臺在石峁城址內的核心地位奠定了極其重要的物質基礎,應與石峁遺址發(fā)現的“藏玉于墻”和用人頭奠基具有相同的精神內涵,體現了石峁先民對皇城臺大臺基的精神寄托。古人對于石有著強烈的敬畏感,甚至古人認為石頭中蘊含生命,通過加工出這些雕刻,讓神的形態(tài)呈現出來,這就是最早的中國石雕文化的來源。目前考古還在繼續(xù),未來發(fā)現何種石雕尚不得知,希望更多的元素會被發(fā)現,讓中國文明藝術得以形成完美的閉合。